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师魏童自2007年从部队转业,就选择了鲜为人知的殡葬行业,一干就是十几年,不但初心未改,而且干出了名堂。如今,他手握实用新型专利6项、发明专利2项,获得全国技术能手、首都劳动奖章、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,成立了北京市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,享受北京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,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工作的充分肯定,更化为他不断前行的力量。

回想当初转业时,在家人看来,殡葬职业并非一份理想、体面的工作。魏童的母亲一度强烈反对:“即使回家种地,也不去做这种工作。”但魏童却表示:“我觉得殡葬行业是一份行善积德的工作,是社会不可或缺的。既然选择了,就要坚守下去。”话虽朴实却很坚定。

作为一名火化师,魏童每天要在高温的火化炉前作业,还要忍受机器的轰鸣和闷热嘈杂的环境。特别是炎炎夏日,虽然有空调,但因炕面的温度太高,整个火化室像个大蒸笼,火化师还要穿戴工作服、手套、口罩、防护眼镜等,常常不一会就全身湿透,身上的衣衫都能拧出水来。

八宝山殡仪馆承担了北京四分之一的殡仪业务,遗体火化是殡仪服务中最辛苦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。老北京的习俗是赶在上午办理后事,所以每天上午是魏童最忙碌的时候,他也养成了凌晨四点起床,五点就赶往单位的习惯。作为火化室主任,魏童总是身体力行,部署工作、调度协调,还要指导火化工作中扫码、入炉、观察炉压、捡灰、清理炕面等,任务总是一个接着一个,脏活累活他常常冲在最前面。他总说,让每一位逝者的人生安然谢幕,有尊严地离开是应尽之责。

分享|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火化师事迹采访

“真正热爱一个行业,不光要融入这个行业,更要改变这个行业,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 魏童想把智慧和热血奉献给殡葬事业。不少人对殡葬行业存在偏见和误解,认为这样的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。其实,殡葬工作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,火化岗位更是不能出丝毫差错。为此,魏童在忙碌的工作之外坚持学习充电,自学机械原理、流体力学等专业知识,熟练掌握火化炉的构造性能、技术特点,他还勤于思考,常常向技术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。

2013年以来,魏童积极推进火化设备升级改造,将全馆火化炉逐步更换为技术含量更高、更先进的台车式火化炉,为每台火化炉单独安装尾气净化处理系统,燃料由过去的柴油更换为天然气,使得火化工作更加环保。

2017年,以魏童命名的遗体火化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。职责在肩,魏童带领团队一边努力完成日常业务,一边大力开展火化技术与礼仪研究、生命文化教育等工作。此外,魏童还参与编写全国遗体火化专业教材,合作发表论文《中国北京火葬场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特征》,合作出版《殡葬标准化实务》,并担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指导老师。

“我是党员,危险情况还是让我来吧!”工作以来,魏童参与了禽流感、甲型H1N1流感遗体处置等急难险重任务,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对他提出了新考验。

疫情初期,对于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魏童心里也没有底儿,他翻遍了各种资料,咨询了相关专家、学者、医护人员,制定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、管理制度、应急预案等。疫情最严重期间,魏童安排其他同事轮流倒班,自己却在单位连续值守一个多月,不为人知的是他去年才做了一个心脏支架手术。5岁的女儿一个多月都没有见到爸爸,每天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爸爸,你在哪儿,什么时候回来?”因为他的努力,保障了前来治丧的群众安全、职工安全,保障了日常殡仪服务井然有序运转。59星选墓网,为用户传递殡葬行业正能量,生也有涯,归去终有时,不必过度悲痛,思念常在心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