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没有墓园概念的,由于长期的封建帝制,中国除了皇家有自己的陵园外,其他人是不能拥有陵园的,老百姓死了,就安置在自己家的坟地里。解放后集中使用后,农田归集体所有了,不能随便安葬逝者的,所以,为了安葬去世的人,村里或者乡里拿出一块土地,用于供附近的农民安葬去逝的亲人。
在家天下的国家体制下,不管是皇家陵园,还是老百姓的普通坟墓,都是属于自己的家事,每家只管给自己祖先的坟墓修墓培土,给自己的祖宗烧纸送钱,对于墓地其他人家的事务概不过问,对于墓间道路、墓地环境也不感兴趣,更不用说给扫墓的人提供一些可供休息的公用实施了,所以,中国的墓地给人的印象是荒芜和凄凉,更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含量了,这和中国人尊崇祖先的文化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。究其原因,可能与中国的鬼文化盛行有关,人们把墓地当成了另外一个世界即鬼魂存在的阴世界,并以此与活人生活的阳世界进行对应,由于是鬼魂出居住和出没的地方,加上经济条件限制,当然人们不会投入过多的资金去美化那里的环境了。
随着城市出现的城市公墓,其功能与过去那种分散于农村乡间的坟墓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,首先,城市公墓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一个组成部分,承担着一定意义上的公共服务职能,作为城市居民的埋葬地,承担着特殊的城市服务职能;其次,由于城市居民人数众多,所以,到公墓里来祭扫的、安葬的、购墓四季人群不断,客观上使公墓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,这样就必须要对公墓环境进行建设和维护;第三,由于城市公墓是用于安葬城市居民的,长期的积累,使城市公墓积淀了大量的人文资源,城市生活说到底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总和,人们在城市里生活历程所留下的痕迹最后都被定格在墓园里,所以,公墓最终将承担起特有的社会和历史责任;最后,由于城市公墓管理的专业化,使得城市居民祖先生活的印记得到永久地记录,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为后世展现示逝者,供后人凭悼和追思,并为生命对话提供了一个平台。所以,城市公墓从单一安葬逝者的功能转变为承载更多社会、历史责任的功能,这为现代城市公墓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。
当人们认识到城市公墓有这么多的社会功能,可以承担如此之多的社会、历史责任,那么,公墓经营者和管理者就应当舍得对公墓环境、设施、文化进行长期的投入,所以的投入都将转变为城市公共财富的一部分。
提到今天的中国城市公墓,就不得不提到上海的福寿园,可以中国现代城市公墓发展之快,与福寿园有着不可缺少的关系,福寿园成立已经25年了,2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,但是就是这短短的25年,福寿园完成了从一个普通墓地到“东方最美墓园”的华丽转身,25年的开拓与努力,使福寿园成为集园林建筑、园艺景观、人文纪念、旅游观光、爱国主义教育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城市公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