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五月已至,三月的清明余温已经降下去了,五月的节日也过完了,那我们有没有思考过,清明节的由来呢?不光知道这个节日,更知道这节日的意义,相较于即将的端午节、10月的举国同庆、互致问候与祝福,清明节似乎始终笼罩着淡淡的哀伤。回溯清明节与清明祭祀的历史性生成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清明祭祀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,发挥清明祭祀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。
清明之祭的开端
无论清明节还是清明祭祀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,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。换句话说,我们今天清明祭祀的习俗并不是本来如此的,而是千百年来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,而且至今仍然是动态发展的。扫墓祭祀的习俗先于清明节而存在。商周时期就有对祖先的崇拜和祭祀祖先的活动,而且祭祀活动并不都是在宗庙中进行的。《周礼》曰:“冢人:掌公墓之地”“凡祭墓,为尸”。
清明祭祀的现代意义
清明祭祀对个体的精神抚慰与道德教化价值。对个人而言,一方面,利用清明祭祀与家人一起祭拜先人亲人、相聚交流,回忆与逝去亲人相处的温馨快乐的往事,追忆先祖创业持家的艰辛历程,舒缓和释放悲伤低落的不良情绪,有利于激发传承担当的责任感使命感,保持身心健康愉悦。另一方面,清明祭祀所具有的仪式感、庄严感也是道德教化的有效手段。“祭者,教之本也。”祭祀的目的是为了推崇道德。在当代,不论是现场祭祀还是网上祭祀,其共同的价值和意义在于通过对祖先、先人奋斗精神、善行德性的追忆与重温,激发对先祖、先烈的敬佩与景仰,传承其品格与精神。